养老院的项目(什么样的人进养老院)
这篇文章知识点为您总结归纳如下:年轻人入住养老院、什么样的人进养老院
原标题:90后都想住的养老院,需要怎样的钞能力才能入住
文章摘要:目前保险公司开发的都是这类高端养老项目,有能力入住的老人年轻时也绝非等闲之辈,大概同伴都拥有相似的教育背景、社会经历,也是他们的“养老院”生活如此幸福的原因之一吧;;地产商也是近年来,除传统养老机构外养老地产的入局者,先行者万科截至2018年年底,已经在15个城市打造了约170个养老项目,虽然目前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,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万科做养老项目的决心;
90后都想住的养老院,需要怎样的“钞能力”才能入住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,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,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18.7%,65岁以上人口占比13.5%,几乎要进入超老龄社会了。
曾经看到过一条新闻说,我国老龄化将在2053年达到峰值,算一算1990年前后出生的人口老去时,面临的形势最为严峻。
怪不得连央视网都曾喊80后要开始规划养老了!
根据法律法规,体制外的企业员工,退休后每月只能获得现在收入的40%左右,汇丰银行2018年的报告中写道,年均16.61万元的家庭退休收入才能确保舒适的退休生活。
都知道中国未来的养老市场无比广阔,各路资本也早已布局,目前一二线城市已经有不少高质量的养老项目可供选择,只不过16万还真不够用!
图片来源:前瞻产业研究院
在布局养老地产的四大阵营中,保险机构有很大的优势。
保险机构手握险资,规模大成本低,最适合投资回收周期漫长的养老地产行业,目前大城市最广为人知的养老园区,基本是保险机构出品的。
前阵子,洋房姐姐公司的一名90后就参加了一场某知名保险公司旗下养老项目的推介会,她的初衷是认为自己日后无法从容承担照顾父母的责任,提前去做做功课。
参加完推介会后她直呼:“我现在就想进去养老!”
该项目为不同年龄、不同身体状况的老人设计了不同房间,想自己做饭的,可以选择有独立厨房的房间;不想做饭的,园区里有各种口味的食堂;想夫妻共同入住的,可以入住两室一厅的户型;身体状况差、无法自理的,直接住到医疗中心楼上。
园区内所有的设施都按照老年人的生活习惯设计,室内都有大量的扶手、呼叫铃防止发生意外,同时引入三甲医院的医疗团队提供体检、保健、急救等服务。
项目位于北京近郊,每周都有集体购物、出游活动,身体条件允许的老人,每年可以选择包机去海南过冬;
日常开设多种兴趣班和社团,琴棋书画、吹拉弹唱不一而足,年轻时没机会学的,老了都能补回来。
这样的生活听上去十分惬意,难怪连年轻人都想入住!当然,也价格不菲。
推介会上请了几位已经入住数年的老人现身说法,每个人都神采奕奕,对养老生活赞不绝口。
其中一位退休北大教授已经和老伴一同入住3年,两人具备完全的自理能力,不需要护工,租了园区中的一套两室一厅居住,房间乍看上去和普通商品房无异,完全打破了人们对传统“养老院”的认知。
为了这样的居住环境,和基础的餐饮、医疗、娱乐服务,两位老人每个月要付出近3万元的租金,而且这个钱还不是你想交就能交上的,入住项目的常规途径,需要提前五到十年购买保险公司的养老保险产品才能排上队。
目前保险公司开发的都是这类高端养老项目,有能力入住的老人年轻时也绝非等闲之辈,大概同伴都拥有相似的教育背景、社会经历,也是他们的“养老院”生活如此幸福的原因之一吧!
地产商也是近年来,除传统养老机构外养老地产的入局者,先行者万科截至2018年年底,已经在15个城市打造了约170个养老项目,虽然目前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,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万科做养老项目的决心。
我国首家养老社区公司——亲和源的成绩也不错,15年间打造了15个养老社区,2008年开园、2017年售罄,并于2018年实现盈利。
民营企业不可能用爱发电,所以可想而知,以上项目全部都是中高端养老公寓,主打在年轻时积累下坚实资产的老年群体。
大品牌打造的养老产品确实能够提供高品质的服务,但说起中低端的康养项目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,要么是虐待老人的养老院,要么是收钱跑路的庞氏骗局。
目前来看,安心养老还是具备钞能力的少数群体才能享受的,虽然养老地产在肉眼可见的蓬勃发展,但普通人的养老前景依旧迷茫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