缴纳养老保险制度(长寿时代的养老规划)
文章原标题:基本养老保险三支柱、长寿时代的养老规划
原标题:长寿时代来临,你该准备多少养老金?养老保障三根支柱的分析
文章摘要:从美国等一些国家的养老资产构成方面来看,个人养老金、单位年金以及社保养老金,将会积累庞大的资产余额,同时也会促进金融市场的规范和发展;;对于未来养老我们有三分支柱,社保养老金、单位年金、个人养老金;
长寿时代来临,你该准备多少养老金?养老保障“三根支柱”的分析过去的时候有一句谚语叫做“人到七十古来稀”。说明从古至今,活到70岁的人不多,活到70岁就该满足了。因此国家在推动延迟退休的时候,确实也有一些人会不理解。
可是我们看看最新的数字吧。江苏省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8.78岁,北京市2020年的人均预期寿命是82.43岁,上海市2020年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83.67岁(男性81.24岁,女性86.20岁)。八十岁时代已经来临了。
人均预期寿命,实际上指的是某一年度新生儿在当时的生活和医疗条件下,达到当时的预期寿命,存活的人还有一半。
寿命长是一件好事,可是如果寿命长没有足够的养老金,也确实会让人非常尴尬的。比如说,在北京、上海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下,人们的预期寿命长。可是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养老金维持生活和医疗条件,预期寿命是达不到那么长的。
2020年,北京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8903元,上海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2536元。如果我们按照一年生活费4万元计算,每年增长5%,20年的养老费用需要132万元/人。
对于80后90后这样的年轻人,未来养老可能需求会更高。如果20年后开始养老,假设人均支出每年增长5%,20年后就需要10万元的支出了。这样养老20年就需要330万元的支出。
这样高的支出,仅仅凭借社保养老金是很难负担的。对于未来养老我们有三分支柱,社保养老金、单位年金、个人养老金。
我国的社保养老金待遇还是相当不错的,远远超过了美国等一些国家替代率只有40%的基本养老金水平。我们的社保养老金是非常有保值增值能力的,按照养老金计算公式,按照100%基数缴费一年,养老金就可以领取1%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(基础养老金部分),而且退休以后还会年年增长。缴费40年可以领取40%的社平工资的基础养老金加相当一部分的个人账户养老金,替代率能达到70%左右。
如果需要更高的养老金,那么就需要依靠单位年金制度和个人养老金制度。
单位年金制度,主要是在国家的税收激励引导下,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缴费形成的一份补充养老保障。目前我们国家主要形成了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两套体系。缴费比例最高可达职工缴费基数的12%,积累额度相当于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额度的1.5倍。
年金制度都有个人账户,个人账户弄的钱属于个人自己,可以继承。年金如果一次性领取,需要交纳高额的个人所得税。如果按月领取,税率也要低得多,一般只有最低税率3%。目前已经有2,718万职工纳入了企业年金制度,积累年金余额达到了2.25万亿元。
个人养老金制度,主要是通过国家个人所得税的优惠,引导个人建立的一种养老制度。近日,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司长聂明隽表示,我国的个人养老金拟采取个人账户制度,年度缴费额度设立上限,由个人可选择投资产品。从9月份开始,国民养老保险公司已经获批筹建,未来我国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将得到长足发展。
从美国等一些国家的养老资产构成方面来看,个人养老金、单位年金以及社保养老金,将会积累庞大的资产余额,同时也会促进金融市场的规范和发展。
综合而言,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是基础,如果享有更充分的养老金,还是需要参加年金制度,以及个人养老金积蓄的。千万不要简单地认为社保缴费15年就够了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