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省医养结合养老院(河南养老网)
文章内容核心观点提取:河南智慧养老服务中心、河南养老网
原标题:河南1000万老年人将入住智慧养老服务平台
文章摘要:进一步简化养老机构、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手续,放宽“准入”条件,鼓励医疗机构设立失能老年人护理床位、社区为老年患者设立家庭病床、家庭医生定期上门巡诊、在开封建立“长护险”试点;;省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处相关负责人表示,希望以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为契机,进一步督促医疗机构全面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,切实解决老年人在就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,保障老年人就医合法权益;
河南1000万老年人将“入住”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倩
“老年食堂饭菜可口,在家还能操控‘高科技’!”最近,家住郑州平等街社区砖牌坊街1号院的刘大爷逢人便说赶了回时髦。他说的“高科技”,是社区新开设的“5G+养老”平台,运用大数据、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,为平时不便出行、孩子又不在身边的老年人提供实时监测、异常告知、紧急救助等服务。
去年,我省共建成100个老年友好型社区,其中有43个社区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,57个社区被评为河南省老年友好型社区,刘大爷生活的平等街社区是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,这是我省进入“智慧养老”时代的一个缩影。
河南省是人口大省,老年人口基数大,做好老龄工作至关重要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,河南有60岁以上老人1796万人,65岁以上老人1340万人,面对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群,如何稳稳托起“银发族”的生活指数,河南的步伐不断加大。
政策体系逐步完善——
2022年年初,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今年河南将加快民生事业发展,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、幸福感更可持续、安全感更有保障。
2月10日,河南发布的2022年河南十大民生实事中,“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”被作为一件重点民生实事。提出要实现每个街道有1处综合养老服务设施,嵌入式养老床位不少于50张;每个社区有1所养老服务场所;对不少于1万户经济困难的失能、半失能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;推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,老年人入网人数达1000万以上。
瞄准持续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,全省现有老年医疗机构131所、医养结合机构360所,老年健康管理率达到70%,并制定启动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,支持医养结合示范项目83个。
就医环境更加友善——
为不会使用智能设备就医的老人开设人工挂号和现金收费窗口、医疗机构要设置无障碍通道……去年12月,河南集中命名240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,67项指标“以老年患者为中心”,引导更多医院着力改善老年人就医环境。
省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处相关负责人表示,希望以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为契机,进一步督促医疗机构全面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,切实解决老年人在就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,保障老年人就医合法权益。
社区养老更有“医”靠——
“多亏有了长护险,给孩子减轻了很多经济负担。”家住开封市鼓楼区、瘫痪在床的张阿姨是“长期护理险”推广试点的受益对象。去年年初,张阿姨通过“长期护理险”失能评估后,每隔几天就有护理人员上门为她提供专业护理,张阿姨还能享受一定费用报销。
“有病治病、无病疗养”,居家和社区养老是医养结合的重点。依托家庭签约医生签约服务,可以为老人提供日常体检、慢性病管理、转诊服务;对失能重病高龄老年人,以建立家庭病床等形式,提供上门医疗服务。
进一步简化养老机构、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手续,放宽“准入”条件,鼓励医疗机构设立失能老年人护理床位、社区为老年患者设立家庭病床、家庭医生定期上门巡诊、在开封建立“长护险”试点……为积极应对老龄化,河南在医养结合方面不断探索、多点发力。
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持续建设以区域老年医院为龙头、以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为支撑、以乡镇(社区)卫生机构康复科为基础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,以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为中心,为“银发族”托起幸福生活,加快推进健康中原建设。
【来源:河南日报客户端】
